学 院 概 况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学院占地面积501亩,总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第一所、全国第二所培养社会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学院。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地处黄河金三角核心地带,被誉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东与九朝古都洛阳为邻,西与千年帝都西安为伴,南依伏牛山脉,北靠黄河与三晋隔河相望。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学院秉持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和谐稳定为保障,大力实施“特色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和谐治校”战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
第一章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 毕业生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分析
2020 届我校共有毕业专科生468人。毕业生全部来源于河南省,4个民族,分布在4个院系、5个专业。就业地区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
1. 毕业生性别比例
我校2020届毕业生中男生20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4.66%; 女生25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5.34%, 总体男女性别比为45:55。
2. 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
我校 2020届毕业生生源地全部来自本省,有468人,占比100%。
3. 毕业生民族分布情况
我校2020届毕业生中除汉族外,有3个少数民族。分别为:汉族46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8.72%; 回族2人,蒙古族2人,维吾尔族2人,各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42%。
(二)毕业生院系分布
我校2020届毕业生分布在4个院系,其中公共管理系毕业生人数23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9.57%;经济管理系毕业生人数13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8.63%;信息工程学院7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6.88%;教育与艺术学院2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4.9%。
二、 毕业生就业率情况分析
(一)总体就业率
我校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468人,总体就业率90.60%。
(二)院系就业率
院系 | 就业率(就业人数/院系毕业生人数) |
|
|
公共管理系 | 92.67% (215/232) |
|
经济管理系 | 86.57% (116/134) |
|
信息工程学院 | 88.61% (70/79) |
|
教育与艺术学院 | 100.00% (23/23) |
|
(三)专业就业率
专业 | 就业率(就业人数/院系毕业生人数) |
|
|
社区管理与服务 | 94.74% (90/95) |
|
公共事务管理 | 91.24% (125/137) |
|
统计与会计核算 | 86.57% (116/134) |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88.61% (70/79) |
|
工艺美术品设计 | 100.00% (23/23) |
|
三、毕业生去向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去向
就业类别 | 人数 |
|
|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 156 |
|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 24 |
|
灵活就业 | 118 |
|
应征义务兵 | 12 |
|
自主创业 | 5 |
|
升学 | 109 |
|
(二)待就业情况
四、就业分布情况分析
(一)就业地区
在河南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共399人,占94.10%; 其余的毕业生(43人)在其他 11个省份就业,占5.9%;排名二、三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和上海市,分别有6人、5人,分别占1.41%、1.17%.
在河南省就业的399人中,在三门峡市就业的有170人,占在河南省就业毕业生的42.60%, 排在全省各地市第一名,其次为郑州市,有124人,占在河南省就业毕业生的30.82%。三门峡市和郑州市成为在河南省内就业人数最多的两个地市,也跟学校的地理位置有关。
(二)就业行业
在已就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以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例最高,从事此行业的毕业生有68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04%, 其次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事此行业毕业生分别为35人,32人和32人,分别占已就业毕业生的8.25%,7.54%和7.54%。
(三)就业单位性质
在已就业毕业生中,在其他企业就业260人,占已就业人数的61.32%, 排名第一位;在城镇社区就业的17人,占已就业人数的4.01%, 排名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是教育单位6人,占已就业人数的1.41%。
第二章 就业质量分析
一、 薪酬水平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届我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2650.67元。
薪酬分布情况如下表:
薪酬月总收入 | 比例 |
|
|
9000元及以上 | 0.11% |
|
8000元 | 0.49% |
|
7000元 | 1.09% |
|
6000元 | 2.09% |
|
5000元 | 3.89% |
|
4000元 | 12.36% |
|
3500元 | 13.57% |
|
3000元 | 22.68% |
|
2500元 | 25.89% |
|
2000元 | 17.83% |
|
二、 专业相关度分析
根据专业相关度统计显示,已就业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很相关的比例占27.54%;认为比较相关的占比32.94%,两者之和为60.48%。
三、 就业现状满意度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毕业生对目前就业状况满意的比例最高为39.76%,其次是一般满意,占比37.56%,总体满意度为95.05%。大部分已就业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状况较为满意。
满意度 | 比例 |
|
|
很满意 | 17.73% |
|
满意 | 39.76% |
|
一般 | 37.56% |
|
不满意 | 4.30% |
|
很不满意 | 0.66% |
|
第三章 就业工作情况
一、继续落实“一把手工程”, 强化就业考核。
1、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院、院(系)工作的重要日程。定期召开学院及各院(部)就业工作会议,结合当年就业形势提出就业工作整体工作思路。各院(部)书记亲自抓就业,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进展状态,开展全方位协调和指导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就业格局,保证了我院就业工作稳步健全的发展。
2、进一步完善就业考核体系,总结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提前着手通过就业单位回访、就业市场考察等形式了解当年就业大形势,提出就业思路并制定当年就业工作考核指标。通过考核促使各院部努力挖掘各种资源,积极落实就业岗位,并取得明显成效。
二、开展毕业生回访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1、就业科组织人员对毕业生和就业单位进行电话回访。掌握毕业生去向、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用人单位满意情况、工作诉求。收集整理回访情况,及时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2020年校就业科通过电话两次随机回访80名毕业生,进一步掌握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十分满意。
三、积极开拓市场,进一步加强就业网络建设。
1、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重视就业网络的建设,在学院网上开辟有就业专版,各院、系部都在院、系部网站设有就业专栏。毕业生就业网络的完善,使学院的各种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在第一时间公布,密切了学院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2、通过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积极推介毕业生。学院通过积极走访用人单位和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赢得了用人单位好评。通过积极筹办就业双选会,各种小型的专场招聘会、洽谈会,这种形式的招聘会形式简单、便于操作、实效性更强。
四、加强就业指导,充分利用政策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1、就业科和各院、系(部)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的分类进行指导,教育毕业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促进毕业生尽快就业。通过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人力资源师、校友就业明星返校作报告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教育。这些活动开展,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正确择业观的形成,就业技巧的掌握,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重视毕业生利用政策性就业是提高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业科和各系部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主任、书记亲自抓,2020年有12人顺利入伍,有50人顺利通过湖滨区人社局的招聘考试并被录用。
2021年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新创业内涵,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人才库。每年毕业生离校并不意味着就业工作的完成,其实广大毕业生是学院就业工作的宝贵财富,是潜在的就业资源,进行良好的跟踪关系,既可以使校企合作关系得到巩固,同时也拓宽了下届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和对就业经费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就业工作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